欢迎访问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疫苗背后!杨澜对话杨晓明
发布时间:2021/04/01 22:29:39

精彩提要

1. “我们大概做了十个亿的剂量,这已经创造了国内单个疫苗的最大剂量。”

2. “对于疫苗来说,总有第一个打的人,我第一个来,给大家以信心。”

3.“不存在‘疫苗竞争’,我们是在用疫苗和新冠病毒竞争。”

4. “新冠病毒变异问题是我们必需要面对和回答的。”

5.“不仅精神压力大,体力也要跟得上,扛得住。”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分别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 这也是自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爆发以来我国首个上市的新冠疫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带领科研团队围绕新冠肺炎“可诊、可治、可防”方面取得了“十个全球率先”的重大成果,尤其是在新冠疫苗研发、临床试验、生产供应、紧急使用以及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各方面全面领跑全球。

近日,《杨澜访谈录》来到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专访董事长杨晓明,答疑解惑关于新冠疫苗的种种问题。


部分话题抢先看


杨澜:2020年的最后两天,国家宣布了全民免费接种疫苗,为此您和您的同事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吗?这意味着你们的工作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杨晓明:应该说附条件上市是我们作为疫苗的研发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最期盼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意味着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们又开始紧锣密鼓地扩大生产,现在,做了十个亿的产能,这已经是创造了国内单个疫苗的最大纪录,全球之内也是。

杨澜:2020年的3月份,您已经作为最初的四个接受疫苗实验的人接受了这个注射,在那个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种不确定性,或者当时对于这个疫苗的安全性,您到底有多大的把握。为什么您要亲自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去接种疫苗呢?

杨晓明:对于一个疫苗来说,总有第一个人要去接种。我知道它的历史,它就像我们培育出来的一个孩子一样,它的成长过程我都是知道的。我了解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我第一个打不是简单的说我靠勇敢去打,有其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给后面接种疫苗的志愿者以信心。(2020年)3月23日我打的第一针,实际上在3月20日左右,我们实验动物临床前的各种生化、免疫等实验数据都已经获得了。这些数据充分证明我们这个工艺路线的这个疫苗是安全的,从检测的有效性指标来说,也是有效的。

杨澜:您的身体有什么反应?

image.png

杨晓明:我是自己给自己的打的,打的时候有注射疼痛以外,打完之后就基本上没有感觉了。

杨澜:英国出现了变异的新冠病毒,我们生产的这个灭活疫苗对于变异后的病毒有没有预防作用?

杨晓明:这个问题不光是老百姓关心,也是我们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也出现了很多种变异的病毒,但不足以引起疫苗的无效。目前看,我们的疫苗是可以控制住的。

杨澜:我们看到优先打疫苗的人群定在18-59岁,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孩子和老人也是易感人群,为什么老人反而不能优先注射疫苗?

杨晓明:这次新冠病毒的感染,易感人群是全年龄段的。只是在紧急使用阶段,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对优先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如医护人员 。我们在开展临床时也是从18-59岁先开始的,所以率先得到了这部分人群的接种数据。随后,我们还做了60岁以上及18岁以下人群的疫苗接种实验,根据逐步得出的实验数据,60岁以上人群也是可以打的。

杨澜:什么人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杨晓明: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接种医护医嘱进行接种,如果受种者因食物过敏、花粉过敏或者其他药物包括青霉素过敏,也是可以接种疫苗的,但一定要密切观察。可以从安全性角度或紧急接种角度进行选择。

杨澜:回顾过去一年,你觉得最难做的决策是什么?当时你做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杨晓明:最难的决策是在规模化建设车间的时候,因为车间建设是在疫苗研发的同时布局在做,万一疫苗做失败了怎么办,如果大量投入资金后没有用了怎么办。在情况不明朗的时做这样的决策,是很难的。

杨澜:通常一支疫苗的研发生产的时间需要8-10年,这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可以上市了,这意味着你们的工作量是多少?

杨晓明:我们几班倒同时并行做了很多的事,把一年当成三、四年去加班加点在做,但不止是研发人员,围绕疫苗的研发,很多政府部门、合作单位都积极配合,协同去做这个事,整体效率提高了。

 image.png            

如何“说服”其他国家参与中国新冠疫苗的三期临床?

如何看待比尔·盖茨说未来真正对人类生存

造成威胁的不是核武器而是病毒?